經濟增長有望經歷一輪反彈 寬松政策支撐金融資產估值
國慶節(jié)前一周,A股市場經歷連續(xù)下跌。自今年年初至今,上證指數(shù)累計跌幅已經超過15%。
在疫情沖擊持續(xù)、地緣風險仍在、房地產債務風險依然高筑的背景下,疊加高溫干旱等極端天氣影響,中國經濟復蘇的節(jié)奏似乎充滿不確定性。不過,在部分經濟學家看來,經濟增長反彈可能即將到來。
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、中金研究院執(zhí)行院長彭文生對第一財經表示,展望未來6到12個月,中國經濟增長有望經歷一輪反彈。同時他認為,不能低估未來政策寬松的力度和持續(xù)時間,金融資產估值會因此得到支撐。
“我們現(xiàn)在所處的環(huán)境是:如果政策對實體經濟的促進效果不明顯,政策力度就需要增加,寬松的貨幣條件會對金融資產估值形成支撐;如果政策有效,經濟增長反彈帶來企業(yè)盈利增加,也會支撐金融資產的價格?!迸砦纳f。
“非典型供給沖擊”
第一財經:當前通脹、衰退仍是全球各國最關注的經濟問題。對中國而言,我們目前的主要問題是什么?
彭文生:從全球經濟來講,滯脹的壓力還是比較明顯的。不過,每個國家的體現(xiàn)不一樣,美國是“脹”多一點,中國是經濟增長壓力多一點。
過去兩年多,疫情、地緣風險、高溫干旱等對經濟造成非典型沖擊,而這三個方面的共性在于帶來的都是供給沖擊。
對經濟和市場而言,供給側的非典型沖擊,首要的影響是帶來經濟下行壓力。如果沒有政策支持需求,供給沖擊會帶來更大的需求下行壓力;如果有政策支持需求,供給下降意味著通脹會起來,政策不得不緊縮,增長最終還是要下來。
比如,疫情導致停工停產,交通物流受到影響;俄烏沖突最大的影響是使得能源供給受限;高溫干旱拖累農業(yè)生產和工業(yè)生產。這些供給沖擊造成經濟中的一部分生產受到影響,給GDP帶來直接的負面拖累,導致收入下降。供給沖擊帶來的收入下降,通過部門之間的聯(lián)系放大,帶來更大的需求下行壓力。
當需求下行壓力超過源頭的供給沖擊,經濟增長的壓力加大,當前形勢下提振中國增長動能需要寬松的政策環(huán)境。
第二是供給彈性下降。在非典型的沖擊之下,物理隔離、俄烏沖突、氣候變化的影響可能會超出市場機制的調節(jié)能力,即使價格上升,供給增加的速度比通常的經濟周期波動要慢。由于量沒法及時響應價格信號,價格短期單邊運行的動能很強,中期波幅加大。
而且,非經濟因素或者說供給沖擊不僅影響總量,更根本的是影響結構,不是所有的行業(yè)、地區(qū)、人群都受到同樣的沖擊,而是一部分人受到的影響比另外一部分人要大。隨著沖擊時間的延長,這一部分人承受的壓力可能會超出他們的承受能力,公共政策需要有所反應。
當前中國經濟遇到的困難,正是在疫情的同時,又趕上金融周期的下行調整,債務違約、風險暴露、房地產投資下行拖累實體經濟。
第一財經:你如何看待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外溢風險,以及房地產投資下滑對經濟的進一步影響?
彭文生:首先從房地產債務風險來看,參考美國次貸危機期間,美國私人部門存量債務的還本付息對新增貸款的比例一度大幅上升,存量債務還本付息從與新增貸款規(guī)模相當,大幅增加到新增貸款的三倍。到目前為止,我們這個比例還是比較穩(wěn)定的,沒有出現(xiàn)資金大幅從實體流回銀行體系的現(xiàn)象。
與此同時,房地產領域的相關債務出現(xiàn)了明顯緊縮。在2017年金融周期頂部的時候,新增貸款里面有45%是房地產相關的開發(fā)貸和按揭貸款,此后一直下行,到今年二季度這個比例只有10%,這是一個典型的金融周期下半場的房地產債務緊縮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同期我們的基建、制造、綠色、普惠貸款大幅擴張。過去兩年,這幾項貸款占新增貸款的比例,從2019年疫情前的百分之三十幾上升到現(xiàn)在的60%。這個趨勢的背后,是政策性金融的作用。中國在金融周期下行這樣一個調整的過程中間,避免了信貸塌方和系統(tǒng)性的債務危機,是制造業(yè)、普惠、基建、綠色貸款等政策性金融發(fā)揮了關鍵的作用。
所以,房地產對經濟下行有重要影響,但不是主要問題。房地產投資雖然下滑,但沒有像典型的金融周期下半場那樣,通過債務問題外溢到整個經濟。更重要的是,雖然房地產對經濟有所拖累,但財政也在發(fā)力支撐總需求。
我們把預算內財政、政府性基金等放在一起看今年的廣義財政,按照現(xiàn)在的政策力度,今年會有3個百分點的擴張。按照以往的經驗,3個百分點的廣義財政擴張,有望帶來3%的GDP增長。但需要注意,目前來看,傳統(tǒng)財政工具拉動需求的乘數(shù)效應下降了。
“非典型經濟復蘇”
第一財經:無論是供給彈性的下降,還是宏觀政策乘數(shù)效應的下降,都使得政策支持的效果受到影響。你近日提出“中國經濟增長有望經歷一輪反彈”,那么這一輪反彈,將從何而來?
彭文生:財政對經濟的拉動效應確實在下降,這在2020年疫情沖擊中和今年二季度體現(xiàn)得非常明顯。以今年二季度為例,僅僅是出口和基建兩個外生力量加在一起,對GDP的拉動就有0.5個百分點,而整個GDP的增長只有0.4個百分點。
為什么財政對經濟的拉動效應這么低?這是因為,前面提到的“非典型沖擊”,會通過供給到需求、產業(yè)鏈上下游聯(lián)系、信心三個放大機制,共同導致乘數(shù)效應降低。
所以,從目前的形勢看,房地產雖然是拖累,但不是主要問題,因為財政對沖的力度其實是比較大的。主要矛盾,在于拉動效應低。
而宏觀政策拉動實體經濟的效率越低,穩(wěn)增長所需要的力度越大。未來6到12個月,經濟將有望經歷一個增長反彈的過程,背后是政策的支持。未來經濟增長反彈的高度與持續(xù)性,則取決于政策發(fā)力的形式與傳導渠道。
在“非典型沖擊”下,迎來的也將是疫情影響下的“非典型經濟復蘇”。一個“非典型”體現(xiàn)為傳統(tǒng)宏觀政策的效率降低,促進復蘇需要更大的政策力度;第二個“非典型”體現(xiàn)為波動非同尋常的大,不僅體現(xiàn)在經濟上,也體現(xiàn)在金融市場上。
第一財經:我們目前有哪些政策選項?
彭文生:在當前情況下,我們有三個選項可以用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。
第一個選項是繼續(xù)推動防控措施優(yōu)化。由于疫情是本輪非典型沖擊的源頭,這方面能得到持續(xù)優(yōu)化的話,有助于暢通產業(yè)鏈、降低預期的不確定性、修復信心,既促進需求又促進供給,對經濟復蘇的促進效果是最強的。
第二個選項是財政直達消費,比如給受影響的人群、低收入人群直接發(fā)放補助。這個政策拉動需求,但不改善供給,力度過大容易導致通脹上升。鑒于它拉動消費需求的效率比較高,對當前這個時間點來講是有效的工具,是次優(yōu)的選項。
第三個選項是傳統(tǒng)的財政、貨幣政策,比如通過降息來促進信貸需求,財政支持基建、減稅降費、政策性金融等。如前所述,非典型沖擊抑制了這些政策拉動需求的效率,要達到與傳統(tǒng)經濟波動中同樣的穩(wěn)增長效果,所要求的政策力度比較大、持續(xù)時間比較長,中長期來講負面效果可能比較大。
第一財經:在這樣的政策預期之下,資產價格會有怎樣的表現(xiàn)?
彭文生:國內未來的經濟政策環(huán)境對資本市場相對友好。從經濟增長反彈到通脹再到形成政策約束,中間會有一段時間。
未來政策的寬松力度和持續(xù)時間不能低估,尤其是疫情這個非經濟因素對經濟的影響沒有明顯緩解,傳統(tǒng)的宏觀政策須有更大力度的放松,對金融資產的估值是一個支撐。
也就是說,我們現(xiàn)在所處的環(huán)境是:如果政策對實體經濟的促進效果不明顯,政策力度就需要增加,寬松的貨幣條件會對金融資產估值形成支撐;如果政策有效,經濟增長反彈帶來企業(yè)盈利增加,也會支撐金融資產的價格。
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(xié)會網站版權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: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(xié)會、CCPA、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"來源:"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(xié)會(CCPA)"方可進行轉載使用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 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,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。如若產生糾紛,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。
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(lián)系。
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
更多>>- 各地重大投資項目陸續(xù)出爐 建筑行業(yè)成長趨勢明顯2022-05-19
- 杰弗里?薩克斯獲頒2022唐獎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獎」2022-06-20
- 明年GDP目標怎么定:多名經濟學家建議增速設為4.5~5.5%2022-12-13
- 2023宏觀形勢將怎么走?一文為您揭秘2023-02-01
- 中國經濟短期靠消費、長期靠創(chuàng)新,民營經濟是重要抓手2023-05-09
- 60名權威經濟學家展望經濟形勢和政策走向:下半年政策組合拳重在強信心增動能2023-07-17